文苑擷英
金秋十月,秋風送爽,在徐徐的秋風中,我們一行15人參加了首次在北國棗業(yè)公司舉辦的走進“紅棗深加工項目”新聞采風活動,內心既激動又喜悅。這次新聞采風活動對我們來說不僅是一次文稿寫作,更重要的是一次相相互交流,互相學習的經歷。
這次新聞采風活動要求我們用兩天時間撰寫一篇新聞稿,且稿子的線索都是來自北國棗業(yè)公司,線索里的很多內容都要采訪線索聯(lián)系人,我們還要撰寫采訪提綱,聯(lián)系被采訪人,算下來真正撰寫稿件的時間只有一天半,真的是時間短任務重,真的很難,可是能怎么辦呢?只能硬著頭皮上。
為了能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新聞稿件的撰寫,我們每個人都拼盡全力,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技能運用于此次活動中,有的通訊員半夜12點還在微信群里詢問大家寫的怎么樣了,還有人甚至寫到了凌晨3點多,著實讓人佩服。
在最后一天評比現(xiàn)場,看著大家撰寫的新聞稿,我們都不敢相信這是我們大家用一天半的時間寫出來的,大家紛紛感嘆道“原來人的潛力真的是無限的,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收獲的。”
天道酬勤天不負,功到深處“氣”自華。此次采訪活動讓我感觸頗深,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要有新聞敏感性和主動性。新聞不是想什么就寫什么的,而是要客觀地描述事實。我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中,要不斷提高對工作的理解力、生活的執(zhí)行力和學習的創(chuàng)新力,對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件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另外,撰寫時要語言優(yōu)美,內涵豐富,情感充沛,用不同的表達方法,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深化文章主題。這樣才能寫出更好的一篇新聞。
二是要善于思考,善于積累。想要寫好一篇新聞,需要我們有一顆善于思考的心。要結合不同種類導語、標語,以及不同結構文章的特點和寫作注意事項,將新聞事件進行撰寫。但僅有發(fā)現(xiàn)和思考是不夠的,還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鍛煉自己的日常寫作能力。在實踐中積累,在積累中提高,在提高中得出好的新聞作品。
三是要提煉讓人眼前一亮的標題?!翱磿雌?,看報看題”,雖是讀書人平時的一種調侃,但它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人們在讀書看報時首先注意的是文章標題的事實。標題對一篇文章來說,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撰寫新聞稿時一定要下番工夫??倶祟}是對全篇內容的高度概括,是“綱”,各個小標題均是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總標題內涵的展示,是“目”。它們共同服務于總標題,呈現(xiàn)出一種“輪輻向心”和“眾星捧月”的態(tài)勢。凝練可以運用描繪場景、畫龍點睛、對稱金句體……方法提高閱讀興趣,引發(fā)讀者共鳴。
這次采風活動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作為一名是新聞撰寫中的新人,還需要多向前輩多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讓自己能迅速進入角色,在平凡的崗位上、在普通的工作中發(fā)揮一個通訊員應有的作用。(干部教育公司 吳苗苗)